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打造白水扶贫方案

    信息发布者:yulincwt
    2017-12-18 21:29:47   转载

   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组织部关于抓党建促脱贫工作指导意见,加快白水全县“四五六”战略布局发展,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全面小康社会,白水县委组织部坚持党建引领经济发展,聚焦聚力抓党建促脱贫,加快推进农村“三变”改革,以提高党建附加值为目标,紧扣党建“主业”和脱贫“主责”落实,积极探索“党建+”扶贫模式,创造了党建引领、村企联建、果企共赢、精准脱贫的白水方案。

    探索与实践

    苹果是白水的主导产业,更是全县农民的“钱袋子”,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,规模化经营的大势所趋,果农受到种植规模与成本、管理技术、基础配套设施、产品质量、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影响,家庭经济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放缓。同样,全县的涉果企业面临着新建果园建设周期长,投入经营资金缺口大、土地流转不畅、规模化种植难度大等问题。在这一背景下,白水县委组织部迅速开展调研,进村入户、走访企业负责人,组织镇、村、企业和果农代表召开座谈会,提出了“党建引领、村企联建、果农得利、企业增效”的思路,以村级党组织引领农户提供基地,企业提供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“村企联合体”模式,推进果园集约化经营,标准化管理,品牌化销售,促进企业增效,群众增收。

    推行党建+村企联合体模式。县委组织部按照以点带面,全域推动的思路,率先在尧禾镇成立了产业发展联合党总支,下辖美华果业党支部,以及阿东、薛圪崂、支肥三个村级党组织。联合党总支书记由镇党委书记兼任,委员由下辖四个党支部书记兼任。村企联合体以商务、供销、园艺、苹果技术指导站为成员,以龙头企业、产业基地、合作组织、专业协会为支撑。产业发展联合党总支以助推产业发展,引领群众致富为目标,负责制定企业与农户融合发展的中长期规划,定期研究产业发展政策,研判形势,协调解决企业与村党组织,企业与果农在合作过程中有关事项,维护双方权益。同时,负责推进监督产业扶持政策的组织实施,确保政策落实落地。

    建立合作互赢的美华模式。美华果业创新建立了以全托管、半托管、反托管、产品入股、现金入股等五种模式为核心的“美华模式”。该模式主要是建设苹果基地、成立果农委员会、果企与果农签订托管合同、邀请专业技术团队指导,建立推行“果-畜-沼”模式,最后统一采摘收购并给农户提供就业岗位,并在冷储保鲜库储存苹果,通过网上平台进行常年销售。尧禾镇党委牵线搭桥,美华果业对基地周边的果园进行托管,解决了企业建基地投资大、周期长、流转土地难等问题,托管户缺技术、劳力、资金等问题,果农在果园托管的同时可以在公司托管的果园打工,实现了果农与企业的互利共赢。

    拓宽党组织服务渠道。美华果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联合对果农情况开展调查摸底,通过镇党委宣传引导、村党支部组织推广、党员示范带头参与等措施增强果农对果园托管模式的接受参与,村党支部加强与企业党组织的合作,积极对村民开展思想教育、宣传产业政策、讲解托管新模式,使农户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。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,美华果业党支部组建了以党员担任队长的技术服务队、机械防护队等组织。农民党员带头加入果园托管模式,将致富新思路、新做法、新经验宣传给其他农民群众,促进托管模式推广普及。企业党支部动员党员干部参与服务队,为果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。通过村支部发挥双向纽带作用,积极向农户宣传相关产业政策、解答农户疑难问题,使果企与农户之间充分协商,促进美华果业、托管户双向考察,实现果企托管合作、助力脱贫致富的目标。

    作用与实效

    尧禾镇党委立足镇情实际,积极创新思维,破解发展破难题,总结推行“五加五减”工作法,五加即党建加企业发展、三变改革、脱贫攻坚、村级集体经济、有机苹果示范园,五减即减企业发展缺引领、资金闲置渠道不畅、贫困户内生动力不强、村级集体经济缺失、产品质量和市场需求供给错位问题。“党建+”的美华模式之所以取得实效并快速推广,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。

    果园托管满足群众需求。托管模式贴近群众需求,托管的形式多样,涵盖了缺劳动力、缺技术、缺资金等各类型的果农,促使果农的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。美华模式赢得群众的认同和参与,让群众得到实惠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与群众的奋斗目标一致,利益捆绑,互惠互利,党组织双向纽带作用得到有效发挥。

    “三变”改革匹配果业增效。白水县依托苹果产业优势,积极探索推动“三变”改革,充分发挥非公企业龙头带动作用,在现有资产没有实现大规模流转、整合的条件下,有效盘活了土地产业、劳动力、科技、市场等各类要素资源,为提高产品品质、提高农户与企业抱团发展的竞争力、促进企业增效、农民增收打造了白水样板。截至目前,已有39家非公企业与全县63个贫困村进行了产业扶贫对接,共涉及2223户7810人。其中39家非公企业果园全托管总面积1.2万亩,涉及贫困户数260户;果园半托管总面积6198亩,涉及贫困户数894户;果园反托管总面积1407亩,涉及贫困户数82户。美华模式的探索实践与推广,为苹果产业发展提供了白水方案。

    思考与启示

    科学决策倾心支持是前提。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多次深入村、组调研,根据苹果产业发展的问题所在,研究发展思路举措,总结了果园托管的产业扶贫新模式,促使集约化产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,产业扶贫模式顺应了改革要求,统筹整合了土地、资金、技术、劳力等相关资源,集中力量办大事,实现了规模效应、互利共赢发展。

    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是引领。县委组织部把建强支部班子,配强支部书记作为核心,围绕书记搭班子,通过严格把关,选派原经贸局党委书记担任美华果业党支部书记,并择优配备了一支农村领头人队伍,使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。美华果业搭建了企业与果农的服务平台,党支部是推动落实的主体,双向纽带作用更加凸显。美华模式在苹果产业发展中引领群众增收致富,为产业发展壮大、改善村基础设施、果农增收再就业等奠定了基础,有力地推动了苹果产业示范区建设。

    党员干部积极作为是关键。党员干部通过不断学习认清了农村发展改革趋势,积极宣传政策,引导群众放下思想包袱,破除老旧落后思想观念,提高了群众主动作为、聚力发展的意识,使产业发展的政策落地生根。村干部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得到提升,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底气更足,在群众中更有威信和话语权,群众对村“两委”班子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大幅提升,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,服务群众的能力显著提升。

    果农企业发展共赢是目标。美华模式通过党建+村企联合体,释放聚合效应,提高现代果业发展水平,鼓励企业统筹周边产业资源、加强技术推广运用,延长苹果产业链,辐射带动周边镇村发展,助力有机苹果示范区建设,实现果企互利共赢,给群众办实事增实惠,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。为推进全县“四五六”战略布局发展、加速追赶超越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,凝聚强大合力,提供不竭动力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